物流業轉型升級最佳時間窗口打開
物流產業歷來是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支柱之一。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,2016年上半年,全社會物流總額為107萬億元,同比增長6.2%,社會物流總費用為5萬億元,同比增長2.7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.8個百分點。
然而,巨大的規模之下,也隱藏著不小的隱憂。中國的物流總成本依然阻礙著經濟的發展,物流行業不僅擠壓利潤增加企業成本,還增加了消費者的購物成本。因此,降低物流成本,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交通運輸的緊迫要求。
日前,交通運輸部印發了《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物流業“降本增效”的若干意見》(以下簡稱意見),并同步制定了落實意見的三年行動方案,明確了2016至2018年的具體工作舉措。意見著力推進物流業集約化、智能化、標準化發展,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,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效運行注入了新的活力,全社會物流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。
物流業面臨諸多問題
據統計,2015年我國約有810萬家運輸經營業戶,其中,以個體運輸業戶為主的中小型物流企業占比超過了90%,不僅很難形成行業集約效應,使得整個產業難以在具體業務上實現規?;?、標準化、高效化,同時還滋生出惡性競爭、利潤微薄、軟硬件設施落后等“并發癥”??梢哉f,我國物流行業“多、小、散、弱”等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。
業界人士認為,在宏觀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轉為平穩的大背景下,包括制造業在內的產業萎縮給物流行業帶來的影響被進一步放大,單一環節(倉儲、運輸等)利潤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,多環節的運營同樣面臨持續性困難、客戶壓款、增長緩慢等問題。
不過近年來,我國物流業發展整體良好:全國形成了以“五縱五橫”為主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,建成了150個左右的貨運樞紐(物流園區),開展了多式聯運示范工程,優化落實了鮮活農產品(000061,股吧)運輸“綠色通道”政策,全面清理和規范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,每年減輕航運企業和進出口企業負擔約10億元。
“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,2013年為18%,2014年為16.6%,2015年為16%,2016年上半年已降到14.6%?!敝袊锪髋c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認為,這其中既有宏觀數據調整、經濟結構變化等因素的影響,也與物流業提質增效的作用分不開關系。
“不過,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提高物流供需匹配效率的要求相比,交通運輸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?!苯煌ㄟ\輸部綜合規劃司巡視員于勝英認為,當前,交通運輸行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,突出表現在運輸結構不合理、運輸組織方式落后、裝備技術和信息共享水平較低、創新能力不強等方面,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高品質、多元化、個性化物流需求,影響了物流綜合效率效益的提升。
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表示,當前物流企業并沒有形成多種物流方式有效銜接,有的物流運輸在鐵路運輸的過程遇到阻礙,有的物流運輸在航空運輸中遇到阻礙,有的物流運輸到達所在城市受限于該城市的限行政策,降低了物流運輸的效率。當前我國物流業產業規模大、運營主體小、經營環節多,整體還面臨著審批多、收費高、行路難、負擔重等問題。
據記者了解,目前做一個全環節的物流企業需要經過多達70余項審批,物流各環節的收費也有下調的空間,行業的整體負擔比很多行業都要高。
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崔學忠也表示,當前我國物流業發展存在著結構不合理、體制機制障礙仍未打破、基礎設施相對滯后、政策法規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,對實體經濟企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。
國務院參事、前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公開表示,中國的物流行業屬于現代服務業。從企業生產成本來說,去年每百元主營業務生產成本是85.97元,其中30%是物流成本,而發達國家只占10%至15%。所以物流行業在供給側改革方面,特別是在降成本上,有很大潛力。在全面建設小康的過程中,中國的物流行業是最有發展潛力的一個重要行業。
多舉措提升物流效率
針對以上問題,該意見提出了未來5年的努力目標:到2020年,基本建成經濟便捷、高效優質的交通運輸物流服務體系,物流運行效率明顯提升,降低物流成本取得積極成效。
意見的核心在于通過拓展交通運輸服務領域、延伸服務鏈條、優化運輸服務供給,提升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效率效益,從而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降低?!庇趧儆⒈硎?。
“此次意見的出臺突出了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,以增效促降本,圍繞影響物流效率提升的交通運輸相關問題,補齊短板,精準施策,并且提出了明確的量化指標?!苯煌ㄟ\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崔學忠說。
在設施網絡建設中,意見提出,一方面要加快主要交通干線貫通,推進繁忙路段擴容改造,形成貨暢其流、經濟便捷的跨區域物流大通道;另一方面,要暢通樞紐節點“微循環”,強化重點港口和大型綜合性物流園區集疏運鐵路、公路的配套建設,實現基礎設施無縫銜接,消除樞紐節點微循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梗阻。同時,協同推進物流樞紐節點建設,引導和完善重點區域物流基礎設施布局,支持一批具備多式聯運、干支銜接、口岸服務功能的貨運樞紐(物流園區)建設。
“這其中,物流基礎網絡主骨架建設和節點微循環"最后一公里"優化并舉尤為重要?!辟R登才表示,只有保障大運量、長距離物流通道的暢通和可達,同時注重消除樞紐節點對外銜接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瓶頸問題,才能最大限度上發揮交通對物流的支撐作用。
意見還提出要構建集約高效的服務平臺。賀登才表示,意見既針對交通運輸在物流業發展中的短板和瓶頸問題進行補強,又充分結合物流業未來發展需求,積極拓展服務領域,鼓勵發展新興業態,主動謀求與物流鏈、產業鏈的深度融合,強化部門間、區域間、各種運輸方式間的協同發展,構建集約高效的服務平臺。
依據意見,交通運輸部將大力推進物流相關信息開放共享和互聯應用,依托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,推動國家物流大數據中心建設,促進跨運輸方式、跨部門、跨區域、跨國界的信息互聯共享,打造信息互聯高速公路;鼓勵基于“互聯網+”的企業聯盟和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等新興業態發展。在公路港、快遞、冷鏈等領域,重點支持一批全國性統籌布局、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的平臺型物流企業,充分發揮這類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,提高市場集約化水平;同時,鼓勵服務單一的運輸和物流企業利用“互聯網+”發展一體化、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服務,實現傳統交通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。
崔學忠認為,高效服務平臺主要包括信息平臺和企業平臺。在信息平臺方面,要結合“互聯網+”高效物流、“互聯網+”便捷交通,以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為依托,推進鐵路、航空等行業節點建設,打造國際物流信息化交流合作的“中國窗口”;在企業平臺方面,鼓勵平臺型物流企業、企業聯盟和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發展,借力“互聯網+”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。
關于意見提出的健全匹配協調的標準體系,崔學忠認為,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,把健全政策法規與標準規范、營造物流業發展良好環境也是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。
于勝英表示,依據意見,交通運輸部將加快“放管服”,持續推進完善公路收費管理和監督執法,探索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收費政策和標準貨運車型計重收費的ETC應用,通過創新治理方式,提升現有高速公路通行能力;規范機場鐵路港口收費項目,切實消除不合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;并推動建立健全物流市場誠信體系、配合完善物流業“營改增”政策等工作,為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。
此外,標準化是保障物流運作安全便利、高效暢通的重要手段,對于提高物流服務水平、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。意見提出健全匹配協調的標準體系,將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,建立多式聯運標準體系,破解多式聯運發展中的標準難題。
同時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,但是,從物流行業本身的發展程度來看,行業發展到今天,數量層面的紅利已經基本結束。對物流行業來說,目前是轉型升級最好的時間窗口,但重要的是,要發揚工匠精神,認真做、堅持做。
- 上一篇:沒有啦
- 下一篇:快遞物流行業的污染誰來管? //